九曲黄河流,禹粉匠心传——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1-02-07浏览:140设置

禹州文化是黄河文明中一颗璀璨明珠,保留和延续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禹州粉条就是禹州的重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在禹州的盛田农业将粉条文化做成博物馆,中华老字号产品“粉一根”酸辣粉更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故宫的大门。经济与管理学院红鹰轻青筑梦志愿队成员利用假期深入黄河流域开展“返家乡”沿黄社会实践,走进这家百年粉坊博物馆,深入了解黄河故事,了解传承百年的粉条古法制作和匠心传承。

 

图为指导老师携实践团成员于盛田农业产品体验中心门前合影

实践团成员刘爽来到盛田农业,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禹州粉条。在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里,实地感受了红薯粉条的前世今生,聆听盛田农业古经理讲一讲那粉条的传奇故事。

据说粉条已经存在了1400年的历史,是由军事家孙膑发明的,但那时的粉条加工主要是豆类或其他杂粮磨粉而成。自从红薯在明朝万历年间由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人陈振龙带回了福建厦门后,磨粉工人经过试验,将红薯磨粉、提纯、揉搓、拉丝、加温和冻晒之后,加工成人们喜爱的红薯粉条。

河南盛田农业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粉条产业观光工厂,是一家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同时也是一家百年传承的老店。1916年,禹县人孙金泉在顺店开的一家手工粉条作坊,名为盛田百年粉坊,自此这百年粉坊历经五代人的薪火相传才有了今天的盛田农业。盛田保留着禹州最古老的做粉条的十八道工艺,并在传承的基础之上做了创新,邀请5位博士组成的研发团队,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用于研发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粉条的做法,把干粉条做成了鲜粉条。

随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生产体验中心,亲自体验了粉条的原料采摘、挑选、研磨、和糊、煮粉、冷却、晾晒等全套工序,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也为盛田坚持传统手工工艺而感到欣喜。从传统迈向现代,走进盛田农业的现代化鲜粉条智能生产车间,生产车间井然有序,自动化水平颇高,目前已能达到粉条日产8万吨。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尝试禹粉工序

 

图为工作人员为成员放映央视在本地拍摄的纪录片片段

 

图为工作人员带领成员们观摩现代化禹粉生产车间

交流中,实践团成员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公司的管理方法、生产效益以及面临的痛点和难点,也让实践团成员感受了工匠精神的精髓,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韵味,收获颇丰,并积极表示要向这些手艺人们学习他们的匠心精神,讲好黄河故事。保护黄河流域文化的文化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继续砥砺前行。

图为本次直播主题宣传板

红鹰轻青筑梦实践团成员在结束实践活动后,积极开展以“黄河禹粉领风尚,红鹰轻青筑新梦”为主题的黄河流域农产品直播展销,在直播中实践团成员主播范小盼和易明珠不仅向观众们科普了有“三都一乡”“华夏之源”之称的河南禹州历史文化,同时也借置办年货为契机,向大家推荐了禹州特产,宣传了创新精神与文化底蕴并存的盛田农业企业文化。呼吁大家本次直播不仅仅宣传黄河流域传统企业的文化,更要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讲好黄河故事,促进黄河生态经济发展,为促进沿岸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两位主播正在直播解说禹粉

 

图为两位主播工作时直播间截图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尽管疫情为“返家乡”实践活动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但并没有阻挡住学生们渴望实践求知的真心。红鹰轻青筑梦实践队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对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展现了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作为新时代青年增强了文化自信,坚定了传承黄河文化的信念,为更好地建设、弘扬黄河流域文化注入了青年力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