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学科建设现状

1.学科发展简况

郑州轻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83年,分别于2012年与2018年获批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教育厅,豫教高〔2012〕186号)和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8〕119号)。在近40年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形成了管理系统工程、知识创新与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与管理和金融系统工程四个学科方向。

2.学科方向

管理系统工程:该方向主要是以系统科学、运筹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综合交叉性学科,涵盖了物流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能源资源系统工程等多个子系统。

知识创新与应急管理:该方向主要包括多个知识创新主体(产学研用)知识获取、知识分享、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机制机理;社会应急工作的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建设。

技术创新与管理:该方向主要分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演进规律、区域性公共研发平台的运行机制以及技术与商业模式的互动关系等,重点研究产业技术政策、产业投融资政策、国际合作政策和市场培育政策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不同演进阶段中的作用敏感性。

金融系统工程:该方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金融资产定价、交易策略与投资组合、行为金融、金融系统工程量化方法、金融系统风险管理和金融系统创新与监管。

3.学科团队

本学科现有一线教学科研人员35名,其中博士15人,教授5人,副教授15人,45岁以下占比60%以上,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社科专家和省高校创新人才各1人。

4.科学研究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近五年相继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级科研项目10余项,厅局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源期刊10余篇,北大核心期刊12篇。

5.学术交流

学科带头人主持了2016年中国(郑州)国际供应链峰会暨全球供应链郑州合作组织高层论坛;学科组承办了“中国制造业服务转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已与英国龙比亚大学、韩国仁荷大学、新西兰商学院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关系。

6.教学科研基础条件

在学校重点建设经费的支持下,本学科点建设了物流管理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和电子商务实验室购置了必要的设备,建立了专业资料室,藏书20000册。

7.人才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计划,规范对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建立双导师制,逐步提升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带领学生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和学科竞赛,获省市级奖励20余次。

二、优势与特色

1.学科优势

管理系统工程方向的优势在于依托郑州交通枢纽、河南农业大省和轻工行业背景条件,将要素禀赋、城市空间、交通运输等复杂条件进行模型化处理,服务河南“三区一群”建设。知识创新与应急管理方向的优势是通过对应急预案和实务获取、处理、共享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新的发展,探索新的规律和发展领域。技术创新与管理方向的优势在于围绕当前企业在智能制造转型过程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区域性公共研发平台的组织架构与运作模式。金融系统工程方向优势在于利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研究金融系统的动态特征和演化规律。

2.学科特色

管理系统工程方向的特色在于将系统思维应用到资源科学、农业主产区效率提升和物流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之中。知识创新与应急管理方向的特色是将知识不断地应用到轻工行业,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技术创新与管理方向的特色在于研究面向突变性技术变化的企业技术监控活动及其动态适应性等。金融系统工程方向特色在于从系统内部结构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考察,揭示金融市场演化规律及金融风险形成机理。

三、学科建设目标与重点任务

1. 学科建设目标

申报并建成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1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形成省内知名、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团队,在国内权威机构学科排名每年稳步上升,形成博士点支撑方向;争取和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2. 学科建设重点任务

围绕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重点建设物流工程、信息系统等教学和科研支撑平台,扩建现有物流工程实训室。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以上,获得研究经费100万,承办3场国内外学术会议,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20篇以上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5部以上。

四、学校建设举措

负责制定学科建设的具体建设计划和中长期学术研究计划,并负责检查、落实,定期向教育厅报告学科建设工作和建设情况。实施科研项目国家、学校、学院三级匹配政策。积极推进科研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良好氛围与发展空间。


返回原图
/